我想静静阅读网 > 穿越小说 > 天幕通古代,给帝王一点震憾! > 第479章 大明的口碑
    看到标题的瞬间,历朝历代的帝王全都来了兴趣。
    要说大明,皇帝奇葩,官员也奇葩得很。
    大胆起来,臣子就连皇帝都敢偷偷杀掉。
    胆小起来,敌军未至而跪地献城者多如牛毛。
    李世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句经典的:水太凉,头皮痒!
    他望着天幕,微微摇了摇头。
    “大明王朝无论多离谱的事,都很合理。”
    “这也是口碑!!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明位面。
    朱元璋嘴角高高扬起,眼中满是自豪的神色。
    他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,虽然内部有诸多问题,也一直被后人所诟病。
    但大明终究被很多人喜欢。
    朱元璋双手负于身后,语气中带着难以言表的骄傲。
    “后世说咱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。”
    “咱大明确实有骨气。”
    “收复汉家山河,让汉人再次当家作主。”
    “不和亲,不赔款,不纳贡,不割地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”
    “大明或许不优秀,但得国最正。”
    “这就是大明的口碑啊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天幕视频开始播放了。
    【小说需要逻辑,但大明不需要】
    【影视剧《藏海传》大太监和侯爷公然火拼】
    【听着很离谱,但是若将背景放在大明王朝,这就是日常】
    【大明王朝从前朝到后宫,从帝王到臣子,什么离谱的事都发生过】
    【大明皇帝命短爱嗑丹药,被太医治死的,差点被火烧死的,被宫女合伙差点用床单勒死】
    【可以说,大明皇帝的死法,死得千奇百怪,死得五花八门】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唐位面。
    听到天幕上的介绍,李世民连连点头,虽然他不知道藏海传,但他知道大明王朝。
    “以上说法,很符合我心中对大明的刻板印象了。”
    “大明皇帝抽象,臣子更抽象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旁白继续响起。
    【大臣在上班路上带人伏击同僚】
    【在朝堂上自由搏击,群殴打死锦衣卫】
    【有人闯进东宫,拿木头敲太子的头】
    【百姓更是去宫门口表演自杀】
    【言官最高理想就是在金銮殿上一头撞死】
    【海瑞更是备棺怒骂嘉靖】
    【这就是大明的口碑】
    天幕开始飘起了密密麻麻的弹幕。
    “抽象,大明实在太抽象了。”
    “小说需要逻辑,但大明不需要。”
    “还有木匠皇帝,虽然他当皇帝不怎么样,但人家木工活做的巧夺天工。”
    “嘉靖皇帝被火烧,大臣不仅不救,还说他是火德星君下凡,烧不死。”
    “大明的名声依旧很稳定啊。”
    “明朝抽象大胆,什么事都有。”
    “看到很多很离谱的事情,什么?你说是大明,那就没事了。”
    “言官觉得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,是个名垂千古的好事,所以他们一言不合就撞柱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明位面。
    朱元璋骄傲的神色顿时僵在了脸上。
    他以为的大明口碑与天幕上的大明口碑怎么不一样?
    朱元璋看着密密麻麻的弹幕,不知道该欣慰于众人对大明的包容,还是该懊恼大明上至皇帝、下至群臣都是这么不靠谱。
    看着天幕上群臣上演自由搏击的一幕,朱元璋已经放弃挣扎了。
    “任何匪夷所思的事,只要放在大明,一切都很合理。”
    “因为足够离谱,所以大家都习以为常了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【大明为什么这么有口碑】
    【是因为热血的金銮殿可以自由搏击】
    【文武百官公开斗殴,红的打红的,蓝的打蓝的,泾渭分明】
    【干死锦衣卫指挥使,群臣无一人问罪】
    【因为完善的君主离线制,离线时长最长可达28年】
    画面一转,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君主离线排行榜。
    第1名:明神宗朱翊钧,28年。
    第2名:明世宗朱厚熜,24年。
    第3名:明武宗朱厚照,16年。
    第4名:明宪宗朱见深,15年。
    看着这张君主离线排行榜,历朝历代古人直呼好家伙。
    “在大明,似乎不需要帝王。”
    “难怪想反清复明,大明是真自由。”
    历朝历代的古人目光再次看向天幕,视频继续播放。
    【因为后妃试图称制,大臣抢人登基】
    【大臣与太监展开太子争夺赛】
    画面中,一群老臣架着年幼的小皇子跑得飞快,一群凶神恶煞的太监拿着棍棒在后面追。
    经过一阵激烈角逐,大臣们最终先一步抵达文华殿,将小皇帝按在了龙椅上。
    【还因为友好的医患关系,大明医神刘文泰接连治死两任皇帝仍能善终】
    画面中,朱佑樘、朱见深两位大冤种的画像出现在天幕上,一个大大的“双杀”,看得朱棣眼前一黑又一黑。
    “严查,一定要严查。”
    “没有内幕,鬼都不信。”
    【还有明末三大案:梃击案、红丸案、移宫案】
    【大明的口碑就是这么不容置疑】
    天幕之上突然响起了咚咚咚的李羲承进行曲,伴随着欢快的节奏,一屋子的文臣武将正大打出手。
    从上到下,从司礼监到文武百官,全都略懂一些拳脚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天幕上也开始飘起了弹幕。
    “君子六艺,你若是听不懂道理,老夫也略懂一些拳脚。”
    “明朝的文官不会打架,可入不了内阁。”
    “当两边都打起来的时候,艺术达到了顶峰。”
    “就我想知道,史官是怎么记录的?”
    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史官们也在互相群殴?”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历朝历代的古人再次被震惊到了。
    大秦:“大明拳击现场,配上音乐,你还别说,还挺应景的。”
    大汉:“一屋子衣冠禽兽,能文能武啊。”
    三国:“大明文臣打起架来,连武将都要退避三舍。”
    大唐:“不愧是武德充沛的大明啊。”
    大宋:“连文臣都略懂一些拳脚。”
    大明:“见笑了,见笑了,这就是我们大明的日常。”
    大清:“怎么太监火气也这么大?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明位面。
    众臣齐刷刷地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,眼里尽是跃跃欲试的神色。
    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早朝啊。
    公报私仇的机会多难得啊。
    朱元璋尴尬一笑。
    “那什么,明君在位,悍臣满朝嘛。”
    “你们说,是吧。”